“白马文化”山外飘香:更多年轻人被“唤归”到农村

2020-09-28 10:44   来源: 互联网

“双节”来临前夕,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的深山深处,身着民族服装的白马藏族男孩扎西,穿着民族服装,回到铁头藏乡 "旅游村",忙着迎接游客。他直截了当地说:" 如果是过去的话,那将是一件‘稀罕的事情’。


生活在文县铁路镇白马河流域的白马藏族人是古代狄氏人的后裔。目前,该地区约有 3000 名白马人,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仍保留着更为传统的习俗。


铁卢是文县唯一的国家级乡镇,距县城 20 多公里。多年前,由于场地条件差,自然条件差,封闭落后,是文县最贫困的乡镇之一。


小时候,农村很脏,房子破旧不堪,雨水一下雨就漏了出来,道路泥泞而难以行走,很少有外人愿意下台,村民们也不主动接触外人。"和许多在山区出生的孩子一样," 扎西说,"逃离山区" 是他年轻时的梦想。


这些坐落在山里的简单村庄,素有 "白马民俗文化博物馆" 的美誉。2015 年,当地政府举办了 "白马民俗文化旅游节",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整合和发展,并首次向外界 "敞开大门"。


在国外留学的扎西在旅途中多次回到家乡,见证了熟悉村庄的快速发展。民间文化珍门、图腾柱、文化广场、古色古香的栏杆、门廊桥?"扎西" 无法相信 "他面前的所有场景。" 生活在大城市里,他越来越发现祖父母留下的文化是珍贵的,回到家乡的愿望变得越来越迫切," 他告诉 ZXs。


建设民俗村,弘扬白马非遗产文化,挖掘文化旅游的发展,地方政府在让白马文化 "走出闺房" 的同时,还通过交通网络帮助 "旅游通道",塑造 "原生态景点",为乡村旅游增添色彩。


该回家了。"2016 年,25 岁的扎西回到家乡,加入了旅游业,现在是当地一家旅游公司的经理。" 通过现代方式重新诠释的民间文化,已经成为外人了解白马风情的窗口,传承古老的民族文化已成为我的使命。" 他说。

image.png

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池歌日" 面具舞是 "白马人" 第一个月的 "重要剧目",为了更好地向外界展示传统文化,扎西鼓励村里的老人回忆过去的生活,把它编成 "墙舞"、"耕地舞"、"火炬歌" 等,并搬上舞台。


2019 年,文县接待游客 186 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 9.67 亿元。温县曾是甘肃省 23 个贫困县之一,通过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工业发展等扶贫手段,将贫困率从 2014 年的 36.58% 降至 2019 年的 0.22%。2019 年 11 月,文县退出了贫困县的行列。


沿着白马河,60 多岁的白马藏族姑姑手工缝制了门上的沙帽,一些成品放在一边,供游客观看和购买。好奇的游客不时走近探测器,仔细看一看,老母亲会停下手中的工作,慷慨地展示帽子的细节。


生活越来越好了,村民们越来越有信心接受外来者。"扎西说,今天的白马人向各民族的朋友敞开大门,去探索秘密,了解白马文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称为" 乡下人 "。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东方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